水乡第一梦——中西合璧的胡雪岩故居、雾朦胧的西湖 我的水乡梦又遇台风,骤风骤雨中飞临杭州。雨蒙蒙的萧山机场让心情也变得灰蒙蒙,4天的苏杭游让我好不担心呀。顺利的被小钟MM接到,江南多美女?小钟说此霉非彼美,是霉女也,所以把雨天带给了我们,呵呵。苏杭之旅第一个特别之处:一辆车两个人四天游,全程不换车、不套车、不换地陪,四天的相处会萌发出怎样的情愫呢,期待中。 车子载着我们从农村来到城市,车行到钱塘江,小钟讲解的语气突然娇謓起来:“全国各地都是艳阳天迎国庆,唯有杭州下雨,就是因为它,杭州的母亲河(台风在钱塘江上方形成小气候故而独自下雨了)。”于是大家都笑了,不再怨雨天了。40分钟后到达第一站“河坊街”,边享受杭州的第一餐,边等着ZH同志家的大宝二宝的汇合。第一顿中餐比想象的好很多,只是特意给二宝做的鸡蛋羹暴露了杭州餐的特点,咸罗,团友说莫非是用盐水煮的。 吃饱了开玩了,车子转了两个弯就到了传说的小巷,胡雪岩故居就藏于此。儿时的记忆越上心头,一部《胡雪岩》的电视剧让我痴迷很久,好一个白手起家的儒商,当陈道明站在胡庆余堂掷地有声的念出“真不二价”四字,我彻底迷了心窍。话说其它药堂低价竞争,胡苦思不得良策,突然想到此四字——您倒过来念念“价二不真”,于是胡挂了四字的匾额悬于药堂中,于是胡庆余堂在那场价格战中不用一兵一足漂亮的完胜。寻梦啊,听听看看想想,也许也能顿悟些什么! 有人说故居奢华注定了胡雪岩的败落,我却觉得委屈,儒商胡雪岩一生不欺百姓,积钱建了个大宅子,有何过呢?讲解员指着故居的模型图说了段缺角的故事,论风水胡宅缺了西北角漏财之象,西北角上原是家理发店,胡雪岩曾重金下购,店主不为所动。论财力论权利,胡可以强霸了理发店,但他宁愿缺角也不欺民,听着想着我只能更爱它一分了。 胡宅至今230年,灰塑白墙依然灰着白着,没有腐蚀没有浊痕,为啥呢?胡宅的屋檐排水连接着胡宅的消防,恰好是雨天,不用人多做解说,清晰的可以看到雨水顺着屋檐铜管滴落到大铜缸里,溢出铜缸的水又顺着排水口流入人工湖中,那大铜缸的水呢,预防火灾的。妙啊,循环使用没一处浪费的。奢华又怎啦?我记得电视剧中的胡宅因为一场火而步入破败,查了下资料,原来那是一个大冬天,铜缸的水结冰了,芝园被烧毁了,胡遣散家眷移住乡下。 胡一妻十二妾,电视剧中胡最爱的是茹萍演的七姑娘,无论胡贫穷胡富贵胡潦倒,七姑娘永远在他身边,但不愿做妾。宅子里也有个十三姨,说是胡的最爱,她的房间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转眼看到这个喇叭,讲解员说是胡的电话,胡用这个喇叭管理妻妾,总机装在胡的房间,妻妾只能接胡的电话,却拨不出去。备注:此电话是德国西门子造的哦,古董啦! 宅子很大,我却像个顽童一路寻找新奇玩意,你看这插销,比现代的精致吧,“独具匠心”不愿用这个词俗了此物。 再看着灰塑,原版正品,至今230年,历经清末的战乱、日本兵的破坏、文革的破四旧,还能独存,叹!传说周围的老百姓用灰泥覆盖了此塑藏起来,多年前无意间被找到且确认了它的身份。 藏金库,想知道在哪里吗?佣人的过道之下,应了句最危险之地也是最安全的,现在库在金不在了,库门打开,我思我想,将来我的钱存哪里呢? 各位看官仔细看看这两面墙,一个是230岁的古迹,一个是2000年重修的,您猜下……左边更有立体感的是古迹,三维的几何图案,两百年前,叹为观止吗? 认识此字吗?寿!此太湖石立在胡母胡妻的后花园中,其他妾侍哪怕是最受宠的也不能入内,以石为界,左边是妻的房,右边是母亲的房,据说胡极其孝顺,右为贵,寿为福。 两面对立的日本进口的大镜子加上法国的琉璃水晶灯,这样的画面会怎样?传说是胡宅的舞厅,立在厅中,凝望镜中的自己,视觉在无限延伸,思想也在延伸,奢华为了什么?享受吗? 我宁愿梦一场,或许胡是个爱山水爱艺术的人,他只是把自己喜欢的物件组合起来,试图留他的梦给后人。人都想圆梦,而我尚在寻梦的路上。好想留下,静静的多看几个,细细的多梦几段,不行呀,雨后的西湖还在等我。 “西湖美景三月天勒”两段恋情两座桥,断桥不断寸肠断,历来催人泪下;长桥不长情意长,十八相送走也走不完。苏杭美景的天堂,西湖爱情的天堂。去杭州前,老姜叮嘱要看看苏堤走走断桥,40多年前老姜站在断桥上问路人“断桥在哪里?”断桥到底是不是断的?坐在游船上,所见的断桥确实不断,长桥也确实不长。 说苏堤,苏东坡城市规划的杰作,一道堤美了西湖,写了历史,离船上岸游荡在苏堤,河边长椅一对对恋人相依相靠,堤上三五成群的路人,也许是雨后刚放晴,游人尚不多,景色怡人,心情自然轻快了。原计划要租辆自行车骑上一圈,拍上一圈的,只是凌晨4点起床赶飞机耗了太多体力,唯有放弃,如果还有机会一定要租上一辆,小钟说:“现在杭州的公交自行车已有15万辆,分2种,有人看守的押金100元一小时内免费,超过一小时的每小时收1元;自动售票的需要杭州的公交交通卡或者市民卡,价格相同,且“通存通兑”,一处取车任何地方都能还车,方便市民。对于我这种逢车必晕的人来说,恐怕杭州真的是我的天堂了。 之前新闻中看过,公交自行车靠政府补贴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自行车上的广告收入颇为丰厚呢。车子整齐的等待着路人,你会不会想到古代的驿站,马累了,进驿站换过一匹再继续赶路,呵呵。 先进的公交计费系统,在国庆60年的激动日子喊句口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花港观鱼,团友说跟天河公园没啥区别,顶多树绿了点,鱼肥了点。ZH同志说“鱼好肥哦”。2岁的缘缘立刻答“爸爸买”——乌镇团经典语录之一。 5点半大家开始喊饿了要吃肉,有点为难了,小钟说杭州人很少吃猪肉,多半吃鱼吃虾的,找肉还真的有难度,拉我们去了接待北方客的餐馆,环境还真够呛,肚未吃,蚊子先被我们喂饱了。小钟讲杭州的团餐分两种,一种环境好点就是比较素没肉吃,一种是环境差点大肉喂饱人。哎,不管哪种餐,为啥都这么咸呀,眼见一条好好的武昌鱼卧于酱油之上! 夜游西湖的计划也因为疲惫而放弃,司机师傅上海人很善良,告诉小钟他会围着西湖慢慢转一圈让我们在车上感受一下霞灯之下的夜西湖,无力的我们用眼睛代替相机,认真地瞅瞅这个夜美人,西湖比西子,此时应是浓妆了。 入住莫干山的如家酒店,“住在杭州”此话不假,给如家做做广告“不一样的城市,一样的家”,特别强调这床被子,“蝉宝宝当被盖”蚕丝被加上粉被套暖身暖心。 |